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洛水地理缘

结识有缘人是我最大的快乐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增强教学趣味 提升课堂效率  

2014-08-19 15:40:46|  分类: 学科论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增强教学趣味    提升课堂效率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育才中学     李长丽

俗话说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要使学生对所学科目有兴趣,教师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,一旦有了兴趣,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。复杂的知识内容,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客观地反映到课堂上,并使学生尽快掌握,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,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,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,增加课堂的趣味性,使学生喜欢地理课,从而产生掌握新知的强烈欲望,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。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,着重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:

一、地理与历史故事互为印证来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

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。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“开放的复杂巨系统”,多种学科相互联系,影响很大。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,要求教师博览群书,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,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,在地理教学中紧扣教材内容,挖掘地理课中的历史知识,有意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,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,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,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。
  在讲地区时,结合具体内容穿插故事学生容易感兴趣,如讲南亚时,可以讲讲《西游记》的故事,讲西亚时,又可以讲讲死海的民间传说,还可以穿插元朝军队与西亚国家的战争情景,西亚军队用石油点火袭击元朝军队的情形,由此可知西亚丰富的石油储藏。在讲非洲时,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讲给学生听,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探索海洋的伟大壮举,揭示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愿望,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。

地理教材的许多内容,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,更能确切地表述自然地理的规律和人文地理的现象。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,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航海七次,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,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,还借助于季风(东北季风、西南季风)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。结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,研究,使其纳入地理知识的体系之中,建立地理、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。

 二、提高读图能力,发展兴趣

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。没有图,就没有地理学,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,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。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、直观、综合的表达,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。它以图像、符号、注记和色彩等形式,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、时间信息;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,成为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之间的中心环节。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,许多地理特点、规律都可通过观察、分析地图得出。地理课本中的各种地图、如景观图、示意图、统计图等等,有机构成了一个“图像系统”。这些图像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,它具有感官刺激强、信息容纳量大、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,它能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,条理化,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。这样,学生可以借助读图更好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,进一步理解地理概念及原理,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,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树立了学习信心。

 如在讲《大洲和大洋》一节时,请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哪个半球,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?是否能够找出我们的家乡。这些简单的查阅,拉近了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,意在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。

 告诉学生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、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限,以此来确定图的类型、地域范围等。对地理图像应有目的、有重点地去观察,对观察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考,分析其地理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,进而得出结论,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,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。

 学会图文转换、图图变换,强化学生一图多思,多图并用的习惯,着重提高读图分析能力。平时注意把课本中、练习中出现的地理数据转换成图形,老师要引导学生对每一幅地图都要想一想“是什么”“在哪里”直至解决问题,这样由浅入深,由表及里,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就会逐步提高。

 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了,在考试中不再害怕读图题,学习成绩提高了,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,自然就喜欢上地理课,想学、乐学。

 三、联系生活实际,激发学习兴趣

 在讲天气时,通过让学生收听、收看天气预报,了解本地昨天、今天、明天的天气情况及不同城市同一天的天气情况,让学生总结出天气的特征来。即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天气不同;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天气也不同。由此加深了学生对“天气”概念的了解,区分了“天气”与“气候”这两个概念的差异。这样通过对熟知的具体事物或现象的分析,说明了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原理,使学生觉得地理事物距他们很近,所学知识很有用,从而乐于接受,同时增强了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,培养了学生的兴趣。

 例如,再讲地球的运动时,可这样设计:哪位同学喜欢看NBA比赛?据说今天当地时间晚上18点在美国的洛杉矶有一场蓝球比赛,明天早上北京时间10点中央电视台将进行现场直播。请问,他们晚上比赛,中央电视台为什么在明天早上直播呢?为什么要说“当地时间”和“北京时间”?我们与美国的时间一样吗?哪个地方先看到日出?哪个地方后看到日出?为什么?地球自转一周转过多少度角?所用的时间是多少?地球每小时转过多少度?教师再引导总结出经度每隔15°相差一小时,然后让学生算一算,洛杉矶与北京经度相差约240°,时间相差几小时?这样适时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,教师再适当引导,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  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。学习地理的目的,就是要发展、完善生活。因此,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,让学生走出课堂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,不应脱离生活,而要贴近生活、贴近实际,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
  “当学习充满乐趣时,才更为有效”。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,是发展思维、加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。但是学习的兴趣不是天生的,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,设法多途径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,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,从而使学生轻松地学习、愉快地学习、高效地学习。这应该是我们地理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