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例1】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,它形象直观,不但能了解很多地理事物,还能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,更能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地点的位置。读图1完成1~3题:
1.放在桌上的地球仪,其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( )
A.90° B.66.5° C.45° D.23.5°
2.面对地球仪,自西向东拔动它转动,地球仪上距桌面最近点( )
A.始终为南极点 B.始终在赤道上
C.始终在南回归线上 D.始终在南极圈上
3.由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所跨纬度为( )
A.23.5° B.30° C.47° D.60 °
答案:1.B 2.D 3.C
【例2】丰富多彩的地理图像是认识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工具,也是储存地理信息的载体。图2为世界西半球的两个大洲夜晚灯光(白色部分)分布状况,读图完成4-6题:
4.图中①为夜晚灯光范围大的地区,该地分布在( )
A.欧洲的俄罗斯 B.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C.亚洲的中国 D.北美洲的美国
5.图中②区域地表环境的特点是( )
A.城市众多,交通发达 B.森林茂密,河网密布
C.沙漠广布,人烟稀少 D.地势高耸,冰川积雪
6.图中甲、乙两大洋分别是 ( )
A.印度洋、大西洋 B.太平洋、北冰洋 C.太平洋、大西洋 D.印度洋、太平洋
答案:4.D 5.B 6.C
【例3】《西游记》中描写的唐僧,其实也有人物创作的原型,那就是中国唐代的高僧玄奘。玄奘于627年(唐太宗贞观元年)8月从长安出发,长途跋涉5万余里,到达天竺国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学习。后来,又游学天竺国很多地方。645年2月(唐贞观十九年正月)回到长安。据此并读图(图3) “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”,完成7~9题:
7.玄奘所去的天竺国,现在是( )
A.印 度 B.泰 国 C.伊 朗 D.不 丹
8.玄奘回国途经的内流河是图中所示的 ( )
A.u河 B.v河 C.w河 D.x河
9.玄奘回到长安时,当地的景象最有可能是 ( )
A.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 B.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
C.林花扫更落,径草踏还生 D.滚滚波涛逐浪涌,江河万里尽扬清
答案:7.A 8.C 9.B
【例4】“人民币上学地理”,依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(图4),完成10~12题:
|
10.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( )
A.杭州西湖 八达岭长城 B.日月潭 承德避暑山庄 C.桂林山水 布达拉宫 D.长江三峡 敦煌莫高窟
11.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( )
A.壮族 藏族 B.高山族 满族 C.苗族 回族 D.傣族 蒙古族
12.形成图示景观分布地区地理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( )
A.纬度位置 B.河湖密度 C.海陆位置 D.海拔高度
答案:10.C 11.A 12.D
【例5】图5所示省区的面积19万多平方千米,人口3700万。据此读图完成13~15题:
13.图示的省区是 ( )
A.湖北省 B.江西省 C.安徽省 D.陕西省
14.该省区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( )
A.235人 B.215人 C.195人 D.165人
15.秦岭沿线一月的平均气温约为 ( )
A.0℃ B.5℃ C.10℃ D.15℃
答案:13.D 14.A 15.A
【例6】读我国某区域图(图6),依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。
(1)图中①城市为省会城市,其城市名称为 ,②示意的是 煤矿。
(2)图示①城市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℃,降水主要集中在 两月。
(3)图中③城有“鸡鸣一声听三省”的说法,其三省是指 、 、 。
(4)图中甲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,该地区的城市在发展中应要防止大气污染和 污染。
(5)图中所示的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主要为我国的 高原,位于我国地势的 阶梯。该地区突出的环境问是 。
(6)图示省区向外地输送能源的两种主要方式:一是提高铁路、公路的运输能力加强煤炭外运,二是 。
(7)加强图示地区的生态建设改善其生态环境,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?
答案:(1)太原 大同 (2)30 7、8 (3)山西 陕西 河南(4)沿河分布 河水(5)黄土 第二 水土流失 (6)将煤炭转化成电能(火力发电)向外输送(7)加强河流中上游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,植树种草减缓水土流失,合理安排生产活动(调整生产结构)陡坡地退耕还林、还草,草坡地控制过度放牧等。
评论